《活動紀實》綠色交通讀書會:未來的交通怎樣可以更好?

「我暑假去了荷蘭,在荷蘭的經驗給了很多不一樣的想法。像我剛剛騎U-bike過來的時候,就想到腳踏車的路權跟行人的路權,在臺灣的發展還是充滿了障礙。」正在臺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工作的王曉朗在舉辦於小食糖的讀書會說道。

 

在9月25號這天,一場舉辦在小食糖咖啡店的讀書會,聚集了各式各樣的參與者:關心交通議題的上班族、還在大學就讀但熱心改變的學生,關心公共事務的大家齊聚一堂,只為了討論「綠色交通」在未來如何可能。主持人戴子揚同學一開始便以「高雄捷運」的問題拋磚引玉,激發來自不同背景的青年一起發想。

 


綠色交通讀書會一

(小食糖內,聚集來自各地的年輕人,一齊討論「交通」這個常被忽略的重要議題)


 

讀書會上半場議題:交通改變世界

 

在上半場的讀書會,由在TWYCC教研部工作的戴子揚同學,為我們主持讀書會的進行,讀書會於一開始,想要討論「交通的價值」:交通在過去對於世界產生了影響?在今天有怎樣的意義?在未來能否變得更好?而主持人以「高雄捷運」的議題拋磚引玉,引導大家一同思考上述所及的這些問題。

 

 

「高雄捷運為什麼載客量遲遲無法上升呢?」主持人問道。而讀書會當中,一位來自高雄的同學回應道:「在高雄,我坐捷運都是義氣支持,不然不會特別去坐捷運,坐捷運都是義氣相挺而特別去坐的!」

 

「會「特別」去坐捷運?什麼意思?」主持人問道。

 

「因為我們的交通方式,主要還是以機車為主。捷運周邊的大眾交通設施配套並不完全,比如說,就算我搭了捷運,但要到我想去的地方,還是得再找其他交通工具,那不如一開始就騎腳機車會比較方便。但還是會義氣相挺一下,不然我怕大家都不搭,有一天高雄捷運倒掉了,高雄就缺少一個更為環保交通方式!」

 

在與會來賓的討論中,不難可以發現,高雄捷運以十字軸方向發展,但是周邊的其他大眾交通配套並不完整,許多人當初會騎機車,便是因為大眾交通運輸不發達,在捷運通行之後,這問題依然嚴重。

 

但不是每個地方都有便利的交通…

 

而一位就讀於臺大的同學,認為綠色的交通,很大部份有賴於政府的公共設施,然而這公共設施的資源配置,在不同的地方有很大的差異,他因此舉了一個故事:

 

「在高雄,有流傳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個老爺爺,在高雄捷運施工的時候,看到怪手,便哭了。有人問這個老爺爺:『怎麼了?是不是捷運施工出了什麼事?』爺爺回答道:『不是,只是在十大建設之後,好久沒有在這裡看到怪手了。』這個故事指出了,在大型建設(包括大眾運輸)在地理分配上的不平均,少數的地方有了便利,但有許多地方的住民其實希望有更便利的交通運輸網絡。」

 

其實這位同學的故事,便尖銳的指出了,「交通」這議題,有其獲利和公共兩方面的衝突與考量。

 

「那麼,大眾交通該注重獲利,還是公平正義呢?」主持人問道,在場的人分成了兩派,一派認為,如果大眾交通的目標只有獲利,那便失去了「大眾」的社會意義,而另一派人認為,如果不能有「獲利」的基礎,長期虧損,那一個服務便無法長期運轉,這樣子便失去了「交通」的實用性。

 

道路的歷史

 

而讀書會也討論到之前立凱電撰寫的「21世紀,交通如何改變世界」的文章,提及「公車」在發明之初,其實是少數有錢人才搭起的交通選擇,並且因此改變了巴黎市容,而讀書會當中,來自立凱電的參與者又補充道,於二次世界大戰,高速公路如何盛行。高速公路的發展,有賴於國家的鉅額支出,在1929年之後,失業率激增,美國失業率甚至一度高漲到42%,而德國的納粹興起時,透過集權政府的力量,鋪設了筆直的高速公路(在德國高速公路開車,是不用常常轉彎的!),各國為了應付蕭條,後來也爭相投入相關的公路開發,並帶動了汽車的普及。

 

來賓王曉朗同學接著也分享到這次歐洲關於「道路」的經驗,在荷蘭的時候,發現騎腳踏車是一件正常的事情,然而當他在讀書會這天騎著U-bike來到小食糖的路上,一路上卻充滿了危險,他直言,在臺灣,腳踏車的路權與行人的路權的發展,還有段路要走。

 

綠色交通讀書會二

(「如果臺北沒了捷運,臺北人的生活會有多大的改變呢?」主持人拋出一個問題讓大家思考。)

 

 

在上半場的結尾,主持人問道:「大家覺得交通有改變世界嗎?」

 

有人提及,在1860年之前,旅行是一件昂貴的事,但1880年後,隨著鐵路的普及,有人已經成功環遊世界。來賓葉佐軒則說道:「當我騎腳踏車環島的時候,才覺得—臺灣怎麼這麼大!路好遠!只能說現在騎腳踏車,反而變成一種奢侈的運動了。」

 

「如果臺北沒了捷運,大家的生活會受到多大的影響呢?這些都是很難想像的!而歐洲人之所以可以騎腳踏車,有一個先天的有利條件,就是許多地方的都市圈比較小,相當有利於腳踏車的發展。而地小人綢的臺灣,交通應該變得更『綠色』才對,還有很多可以變得更好的地方!」主持人為上半場的讀書會作了結尾。

 

讀書會下半場議題:臺灣的公共交通有什麼可能?

 

在稍作休息之後,下半場則聚焦在「臺灣綠色交通在未來的可能性」上。對於來參加TWYCC讀書會的參與者來說,很自然而然的,把未來的希望放在「綠色交通」的面向上,許多人一講到綠色交通,便想到了「捷運」或是「腳踏車」,但我們其實時常忽略了「公車」,也是綠色交通的重要一環。而立凱電也提供了相關的專業知識,一解大家對於「綠色交通」神秘面紗底下的疑惑。

 

交通在上半場的議題討論中,已發覺其牽涉到「社會」與「經濟」兩個面向,有就是公平與效率、獲利與正義等,這兩者未必不能找到共榮的平衡。不過,「綠色交通」,還要再把「環境」,也放入考量。我們時常把「環境」想得生疏了,覺得「環境保護」是屬於那個遙遠的彼方的某座水某條河的事。不!環境不是屬於「那裡」,而是屬於「這裡」,環境保護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自己!沒有乾淨的河,便沒有乾淨的水喝,沒有乾淨的空氣,我們就得承受高機率的致癌風險,氣候變遷的加劇,將嚴重影響下一代的生活品質。據香港達理指數,都市中 40% 二氧化碳,來自於交通工具。在亞洲,受汽車尾氣排放的破壞,每年有53.7萬人死於空氣污染,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研究更顯示,空氣污染每年造成全球約210萬人過早死亡!從已身發現,不論是健康或生存環境,已經是迫害的狀態,故尋求一個最適運輸、公平正義、社會共益的全面解決方案,「綠色交通」,便是考量到人類不同面向的交通、找出最適解決方案的交通。

 

 

然而,以「綠建築」來說,已有相關的法律,那麼綠色交通呢?故有一位來賓向立凱電問道:「綠建築,已經有相關的法規與標準,不知道電動巴士有相關的認證,計算碳排放嗎?」而立凱電則答道:「目前並沒有像綠建築一樣的標章制度,不過在減碳面上,一台柴油巴士相對於一台電動巴士,如果使用電動巴士作為主要運輸系統之一,一台電動巴士每年可減少排放約128公噸的二氧化碳。」立凱電電動巴士從2012年1月31日至今,與台北、桃園、中壢、新竹、金門等地共同攜手推動低碳運輸,搭乘量已突破百萬人次,滿意度高達9成5,廣受民眾迴響!

 

綠色交通讀書會三

(有許多人對於「電動巴士」充滿了好奇,比如右邊這位站起來的同學便問道:「我有機會開電動巴士出去兜風嗎?」)

 

 

而在座另一位來賓,則非常熱情的問道:「如果我想買一台電動巴士出去兜風,不知道可以載多少人?可以跑多久?」實際上,一台電動巴士的售價,目前都要八百萬元,座位22,站位20,大眾運輸效能極大化,透過電動巴士最適換電模式,立凱電動巴士一天可跑到八百公里!達到營運模式最適解。

綠色交通讀書會四

 

(BRT是什麼?國外的交通跟臺灣差在哪裡?臺灣各個地區之間的交通模式的差異是?讀書會當中,大家熱烈的討論許多構想)

 

BRT模式也是明日之星

 

接下來有人問到另一種新興的交通模式「BRT」,一種也可能跟電動巴士結合的綠色交通模式。剛好便有住臺中的朋友解釋道:「BRT是指Bus Rapid Transition,號稱「無軌捷運」,最有名的例子是庫里奇巴,特色是站外收費、專用路權、專用號誌,可以達到班次密集的智慧型管理的都市大眾交通。」如果能夠整合BRT跟電動巴士,那在許多不適合建造捷運,而腳踏車也不方便的地區,也能夠享受到綠色交通,先前提到「高雄爺爺為什麼在哭」的故事不再發生!

 

在大家對於交通未來想像的討論中,不難發現大家對於一個好的綠色交通的共識:應該要以電動載具取代石化燃料為主的交通工具,並透過捷運與BRT等方式,提升大眾交通工具在城市的重要性,並且讓行人與腳踏車也成為通勤的選項之一。

 

綠色交通讀書會五

(許多年輕人齊聚一堂,討論什麼是能有關交通的各種議題,滿載而歸!)

 

 

交通決定一個地方的幸福

 

在今天的討論中提到,在有些歐洲國家,如丹麥的哥本哈根,交通之舒適,甚至成為許多人移民的理由之一,然而,在尼泊爾等許多工業化尚未發展的國家,缺少便捷的公路,連巴士可能是購買自已開發國家用過的「三手公車」,空氣污染嚴重,在今天的討論中不難發現,好的交通能為一個地區帶來幸福,而未妥善發展跟規劃的交通,卻可能成為一個地方的惡夢,臺灣未來的幸福,有一部份也將取決於我們能否發展出「低碳、健康、便捷」的綠色交通。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鄭紹鈺、Kate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請加入立凱電粉絲團,一起用綠色創造未來!>>>>「來立凱電按讚

延伸閱讀:

綠色交通如何改變世界!

《活動紀實》「推客」讀書會在臺大:能源大探索

一場討論能源未來的讀書會,在10月23日這一天舉辦於國立臺灣大學,其主辦單位「臺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是一個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議題的青年組織,這些年輕人取其組織英文簡寫「TWYCC」的諧音,自詡為「推客」,希望能夠過倡議、讀書會、參與國際會議談判等等的方式,加速推動氣候變遷的議題與改變。這場由推客舉辦的讀書會的參與者,也以年輕人為主,主題是「氣候變遷與能源」。

導讀書目:能源大探索

能源大探索一

(導讀者TJ為大家導讀「能源大探索一書」)

這次讀書會的導讀者,TWYCC教研部的成員TJ(暱稱),在台上為大家導讀「能源大探索」一書,該書分成兩冊,前一冊討論石化燃料,另一冊則討論再生能源等新科技的可能性。

在開場,TJ向我們解釋「石油高峰點(Peak Oil)」的概念。石油高峰點意指石油蘊藏量的最高點,在到達高峰點之後,石油將漸漸不足以供給我們日益依賴的經濟。然而此現象的真假仍充滿爭議,有的人認為蘊藏量不代表可開採量,因為有些石油礦藏分布在深海或深山上,開採的成本過高,故蘊藏量當中許多是不能開採的,故石油高峰點低估了石油未來可能的衝擊。但也有另一派說法認為,因為石油公司開採時,都以最低值來估計蘊藏量,所以現實上的石油蘊藏量,應該遠超過石油高峰點所預估的數量。

而於近日,「石油高峰點」之所以會再度成為熱烈討論的議題,起因於美國「油頁岩」等其他石化燃料開採的革命,問題在於,「油頁岩」、「油砂」等的開採,可能會增加我們對於石化燃料的依賴,並進一步污染了土地與地下水,帶來更多的環境問題。

TJ進一步指出,之前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s on Climate Change)釋出的AR報告,已有95%信心認為,人類行為與氣候變遷有所關聯,而人類是如何影響氣候變遷的呢?其中一個很大的部份,源於人類在近二世紀以來透過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開始的「工業時代」。

氣候變遷是全球性的國際議題,然而,無論是從哥本哈根會議的重挫,到之後的談判進步緩慢,以及許多的氣候變遷懷疑論的提出,許多人仍不相信氣候變遷與人類有關,更不相信氣候變遷是人類可以去預防與改善的。

他最後引用了「能源大探索」書中的一段話,來作導讀的結尾:「我想,需要鼓勵的是人們互相合作與關心。我們都可以種果樹,都可以在屋頂上裝設集水設備。但是主要的不是科技,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而在接下來,則有本次讀書會的主持人余仲珩,帶大家一起思考能源上的問題。

能源大探索二

(大家一同討論能源問題,左邊屬過來第二位,即為主持人余仲珩)

余同學向大家介紹到「碳清潔機制(CDM)」與「碳封存(CCS)」技術,並且向大家用圖表分析臺灣的能源組成,他提到,臺灣能源有97%依賴進口,當中發電端大量使用的是火力發電跟核能發電,但這些發電的原料皆為臺灣所缺乏,國家運作的核心—能源,十分容易受國際地緣政治與國際市場的影響。除了發電外,臺灣無論是政策或是一般可以看見的討論,都極少觸及「用電效率」、「配電效率」跟「儲電」,以及「智慧電網」,在臺灣雖有「智慧電表」,但是詢問過在場來賓之後,在場大部份的人,家裡都沒有配備智慧電表。

能源大探索三

(余仲珩同學於讀書會整理給大家的圖表,分析未來各種可能方案)

接著話鋒一轉,余仲珩希望大家一起來發想,國際間是否有其他的例子,能夠讓一個國家的能源發展更加出色?而在場一位仍就讀心理系的同學,則引用之前學過歐盟法所得知的例子:「202020(Twenty-Twenty-Twenty)

歐盟的20-20-20策略

202020是指歐盟欲達成的三個目標: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至1990年的20%、20%歐盟能源消耗來自再生能源、減少20%原生能源(Primary Energy)
使用。而欲達成此目標,歐盟並非齊頭式的要求所有會員國都達成20%,而是依不同國家的技術領域以及地域特性來分攤這些「20」,比如北歐國家在碳稅制度以及再生能源上,已經行之有年,歐盟並替北歐設定了比東歐新加入歐盟國家更高的目標,而在執行層面上,歐盟重視三個重點:

1. 改以知識追求經濟成長
2. 建立包容性的社會(Inclusive Society),引導更多社會大眾的力量
3. 打造綠色經濟

而歐盟的策略,便是希望讓經濟、環境跟社會三大議題面向能夠匯流,由政府引導民間的力量去推動。

從忍耐式省電到察覺式省電

也有人提出一個在國外一些地方已經開始實行的概念:「電力視覺化」。在有些地方的建築,會刻意把電線設置在大家看的見的地方,這些特殊設計的電線,會在有電力通過的時候,發出特別的色彩—-這概念的精妙在於,當大家能意識到「用電」這件事,便容易有意識的在居家生活當中省電,甚至還能察覺家中一些長期漏電的電器!

當我們看不見「電」的時候,保持省電的習慣,能察覺的多半只有「不便」,省電的好處看不見,但不方便之處卻能親身體驗,於是省電成為一種日常生活中在「忍耐」的事情。

然而,如果能夠讓「電」看的見,如果家中用電保持全年無休,電線就跟著全年無休,當問題是「察覺」的到,省電就成為生活中理所當然的選項!透過視覺化,大家便能進一步體驗到不省電帶來的壞處,小小的巧思,卻能改變我們的感受!

能源大探索四

(大家於讀書會中各自發表意見,交換資訊與想法)

智慧電網:在地化的發電、配電、儲電

而另一位TWYCC的成員葉佐軒提出,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之間,電力可以透過電網互相買賣,然而臺灣為一個孤離其他大陸的小島,應該發展出透過鋰電池等材料發展儲電技術,因為發電跟用電的電量不一定相穩合,多出來的發電如果無法儲存為化學能,那就是憑白無故的浪費,而即使是用電的尖峰時間,每一個時間點的用電量都在變動,電力必須以設定的最高值作為基礎來發電,如果能夠發展儲能技術,發電與用電之間的差額,便有機會被儲存起來,日後再作使用。

而王曉朗補充道,儲電、配電、發電等,都是智慧電網的一環,在國外電力為私營企業的市場下,配電、發電、儲電是由不同間公司進行專業化分工,臺灣則由臺電一家作智慧電網的發展,國營企業可以避免像一些歐洲國家之前遇到的「發了電,卻沒有配電公司幫忙配電」 的問題,但在智慧電網的發展,會沒辦法像私營企業,在各自專業領域上投注大量發展技術。

如果希望做到「在地產電、賣回電廠」,也就是由住戶進行太陽能發電,再賣回電廠的模式,配電將是一個嚴竣的技術問題,因為要從住家送回電力公司,必須提高電壓,這件事本身就極為耗電,會讓注重「在地產電」的再生能源的效益降低。然而,反過來說,如果能夠攻克這些技術上的問題,再生能源便有機會成為一件兼顧環境與經濟效率的選擇。

不過,再生能源的設置,不可避免將遇到「鄰避效應(Not in my backyard, NIMBY)」,在臺灣,在地的居民並不希望再生能源的發電設備放置在他們居家旁邊,更嚴重者,還有文化上的問題,荷蘭的國民已經習慣傳統的美麗風車,所以當荷蘭開始推展風力發電時,當地的居民對於那些具現代性設計的「大風車」有了激烈的反彈。該如何兼顧經濟、環境與社會正義,將有賴各國政府、企業與人民的智慧。

如此之外,以太陽能來說,其發電集中於太陽還沒下山之前,晚上的電力缺口,有賴早上或之前所發出的電力,可是電力如果在缺少儲電技術的情況,發出就必須立即用掉,那太陽能的應用便受到了限制,幸運的是,如果能夠透過電池技術發展儲電科技,將能夠讓太陽能的價值,不僅只是減少石化燃料的使用,更能夠夠具備使用上的效率,電池技術方面,已有立凱電等企業、各國政府(e.g.歐盟)正在進行研究與發展。

能源大探索五

(於活動結尾,主持人邀請了在臺大生物多樣性中心工作、同時也是「推客」之一的黃意鈞先生,用ORTD(Objective, Reflective, Interpretive, and Decisional)的方式,作了討論的整理)

而在讀書會的結尾,大家不禁感受到「資訊不對等」的可怕,就算活用資訊爆炸的網路,在資料的引用上,也常受到個人偏好的影響,透過讀書會型式的活動,不同的觀點能夠在現場碰撞,才有機會讓每個人都能探索一個議題的全貌。

而臺灣是一個在能源上高度依賴國外進口的國家,也是身受氣候變遷影響的島國,這些議題理應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議題,可惜平日之間少有人關注,而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的成員自稱推客(取組織英文簡寫TWYCC的諧音),本次的讀書會,成功的把這些「議題」,朝年輕人當中「推」進一步!

能源大探索六

(活動結束後的大合照,各位「推客」收獲滿滿,期詡自己未來能在各自的領域領導對抗氣候變遷的改變!)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鄭紹鈺、Kate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請加入立凱電粉絲團,一起用綠色創造未來!>>>>「來立凱電按讚

延伸閱讀:

為什麼我們不在乎空氣污染?

讓我們為了綠色夢想與​孩子的幸福奮鬥不懈

如果說,立凱電創業九年以來,哪一天是最讓我們惶恐不安的一天?請容許我說或許是今天12月6日!如果說,立凱電創業九年以來,哪一天是最值得我們回家與家人與孩子分享喜悅的一天?或許各位不免要問我,為何是今天?

各位敬愛的同仁,為了表揚各位過去的辛勤奮鬥,今天中華民國政府頒發「國家永續發展獎」,立凱電與台積電分別是一家創立於1987年的電子業巨人與一家創立於2005年的中型企業;今天這兩家年齡相差18歲、資本額相差超過數百倍的企業,今天一起在行政院,獲頒這項代表國家的特殊榮譽,表彰立凱電過去對於國家乃至全世界永續發展的貢獻與對我們未來無比深遠的期望。

1206

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內心充滿著惶恐的原因,因為從今天開始社會大眾對我們推動綠色能源的期待就會像台積電所創造的社會貢獻一樣遠大;因為我們的孩子對於我們矢志達成保護環境的期待,就會像台積電對電子產業所創造出的影響力一樣深遠。

而另一個複雜的心情則是,我想要趕緊回到公司與大家一起分享這份榮耀;如果這個獎可以切成309份,我非常希望讓各位都帶回家,讓大家可以告訴我們的家人,爸爸媽媽哥哥姐姐終日努力不懈,是為了達成普及便宜的綠色公共運輸、油電等價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是為了努力創造被客戶利用的價值、是為了讓我們的家人免於八歲就會罹患肺癌的恐懼。

因此今天這個獎是屬於各位的,完全是屬於每天二十四小時戰戰兢兢在生產線上嚴格控管品質的每位同仁、完全是屬於每天日以繼夜奔波為客運公司服務的每位同仁、完全是屬於每天絞盡腦汁創新研發的每位同仁、完全是屬於每天努力創造被客戶利用的價值的每位同仁、完全是屬於默默貢獻寶貴經營管理經驗與支持資金需求的每位股東;請各位記得都不是屬於我的,我只是為了大家的工作不被耽誤,而代表大家上台領獎的人。

立凱電過去與未來總是充滿著質疑與挑戰。過去有人說立凱電是瘋子,總愛挑戰不可能的任務;希望達成普及便宜的綠色公共運輸、油電等價的綠色能源解決方案。立凱電持續精進的鋰電池技術及創新的商業運行模式期許能在不久的將來達到「油電等價」,更具高度經濟可行性,促使傳統運輸產業邁向綠色運輸及商轉永續發展的長遠目標。

但是各位不要害怕這些挑戰,千萬不要忘記,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不只關係著立凱電,事實上是關係著你自己的健康、關係著你孩子的未來、關係著其他綠色企業的機會;趁現在!我們現在還可以有選擇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拋棄負面情緒、我們可以選擇彼此攜手並進、我們可以選擇專注當下的創新與品質、我們可以選擇不要空談。

我們可以選擇,當有這麼一天,我們必須要與這個世界道別時,讓我們可以告訴自己、告訴孩子,我這一生與來生都會為了理想與孩子的幸福繼續奮鬥。

立凱愛心志工 開方舟助方舟 送愛心物資 幫助憨寶貝

  立凱電 再次以自家生產具環保與安全的電動巴士,載運了由立凱電全體同仁們滿滿的愛心,其中包括了生活、清潔、醫療等物品、二手衣物及小額捐款,捐贈至方舟啟智教養院給院方一個溫暖的關懷。

2013/11/1物資捐贈當日還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活動,就是使用立凱電低底盤電動巴士載運院生們前往桃園新屋觀賞黃色小鴨,不論是需坐輪椅或走路需要攙扶的院生,低底盤的電動巴士非常適合他們搭乘。

活動當日一早是個下雨天,著實令我心涼了一半,但既定的行程與任務勢必要完成,抵達生產電動巴士的工廠,志工們合力將所有物資搬上車,出發囉~

電動巴士上堆滿立凱電同仁們捐贈的愛心物資


齊心合力將愛心物資搬下車

方舟憨寶具與志工們大合照囉~
感謝老天立即回應我的擔心給了我們一個晴朗的好天氣,藍天白雲好令人開心。但開心不到3分鐘,考驗立即又到來,黃色小鴨竟被灌氣灌爆了。

我們要學習小鴨不屈不撓的精神,雖然有時消了氣,但還是要打起精神來迎接每一天!          志工—Cary

就像人生過程般變幻莫測,所以心念隨境轉,當能化逆境為順境。其實大多數的院生們並不是很知道或了解黃色小鴨,他們在意與開心的是能梳洗、穿戴整齊,坐上大車車到戶外享受不同於院內的新鮮空氣,還有不同於院內燈光的溫暖陽光。其實這並不是我第一次關懷這群院生,但每次的活動執行,都能從這些人們臉上的表情感受到他們的期待與興奮之情。

這次的愛心關懷活動與以往相比有點小小不同,這次多了好幾位自發性的同仁擔任愛心服務志工(包括管理部Ling、資訊部-Dina、營業處-Lily、 Vincent、研發處-Mike、市場處-Jimmy、檢驗中心-Oliver、法智部-Cary),分別來自不同單位,卻有相同的信念-




服務他人,值得大家給他們拍手鼓勵,給個”讚”。

能夠幫助需要幫助的人,是最幸福的一件事!                志工— Oliver

看到方舟的憨寶貝開心的笑容,不由自主也跟著開心的笑。

希望這次的小鴨之旅,可以增加憨寶貝開心的回憶。     志工—Dina

 聽著他們的故事,感覺自己是幸福的,看到他們的笑容,感覺幸福是簡單的,持續不斷的關懷,就可以看到大家幸福的臉。    志工—Lily

下一次歡迎換你當志工!                  志工—Mike

牽起需要幫的雙手,看著他們滿足的笑臉,我也笑了!              志工—Ling

我想我們的一個小小作為卻能在對方心中留下大大影響。

非常鼓勵立凱電同仁們發揮自身的力量成為社會上一股正面善良的能量,凡事互相效力,使被需要者得著益處。            志工召集人—Gina

繼續閱讀

「塑膠、免洗筷、下一支手機」:樂活背後的「垃活」

今天的臺灣流行一種生活態度:「樂活」,原文是「LOHAS」,全文是Life Style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是從美國引起轟動的生活風格,樂活在不同的國家有著不一樣的演變,在臺灣,只要上網搜尋「樂活」,便不難發現,臺灣的我們提到樂活時,比較少是指「永續」跟「健康」,更多是指「青春」、「自在」、「大方」的生活風格,或許是因為現代人工作忙碌,能夠青春自在的過日子,是許多人心中的願望吧!接下來,小編將解析一般來說,臺灣的我們怎麼實踐「樂活」,以及這樣的樂活有什麼問題。

 

作為一個現代人,一早起床,我會穿上曾經在電視廣告上行銷頻繁的那雙運動鞋,因為廣告裡曾經跟我說過:「慢跑是一種最棒的Life Stlye」,我跑過了凌晨的大街小巷,滿身是汗之後,進到便利商店當中,花費了49元買了早餐套餐,並在回家沖澡之後,安靜的用上一陣早餐,便出門工作。

 

在工作場所,我中午跟同事討論「午餐」要吃什麼,原本我想吃巷口的水餃,但因為同事都想訂便當,我不想不合群,便跟著吃便當,也一起訂了最火紅的「檸檬綠茶」好跟上流行。晚上之後,我跟朋友一起去美式餐廳用餐,享受漢堡、薯條,滿足了腹欲,回到家前,我先去3C用品店挑了我的平板電腦,並付了訂金,決心把它作為我這個月辛苦的獎賞。在家中,我打開電腦,規畫了週末的假期,要跟另一半去陽明山接近大自然,享受「樂活人生」。

 

以上描寫,是現代都市人常見的「樂活」人生,不過,這樣的「樂活」是建立在「消費」的基礎上,現代人相信,消費可以為我們生活裡所見的問題帶來解答。波蘭裔社會學家鮑曼(Bauman)便觀察到,現代人相信,生活是由一連串的「問題」構成的,於是,人常常會覺得,隨著把「問題清單」上項目一個個削掉,生活就會變得更好,進一步認為,「消費」,代表可以用金錢購買到問題的解答 – 我們努力工作,是為了「買」一個更好的生活。肚子餓了,買早餐、想運動、買雙慢跑鞋,這便是我們常見的「樂活」的基礎,然而這樣的樂活,其實有著一層深不可見的影子 -「垃活」。

 

(記錄片「中途島」報導出了中途島海鳥的肚子裡滿滿的垃圾,連幼鳥也不例外)

 

 

垃活一

(Chris Jordan本來是名律師,後來成為專職的攝影師。這張照片裡,死去的右鳥裡充滿了人類製造的「垃圾」,圖片來源:chrisjordan.com,更多報導請點閱看環境資訊中心的「鳥為食亡」一文)

 

相信有人會問:「為什麼這些成鳥分不出來哪些是「食物」,而把垃圾餵給幼鳥呢?」對於整個地球與生態的歷史來說,「垃圾的蔓延」不過是這幾十年內發生的事情,所以這些野鳥根本還來不及學會分辨食物與垃圾。

 

塑膠袋的歷史

在便利的消費生活裡,少不了塑膠。塑膠袋是何時融入到社會大眾的生活當中的呢?這跟發生在近代的工業革命有關。「化學」在第二次工業革命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時候,德國以結合教育、科研的方式,創造出了許多化學企業,之後越來越多國家都投入到化學研發上。在塑膠剛研發時,塑膠成為了受大家喜愛的材料,因為它幾乎不用切割、焊接、壓滾,就能做成任何想要的形狀、結構與顏色,進一步取代了鐵、銅等金屬。

 

在最早的時候(我們簡稱為塑膠1.0)塑膠並不是用完即丟的,因為作為許多工業加工品的完美塑材,塑膠比鋼鐵更容易形成任何造型,比木材更加耐用持久,於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塑膠被視為一種戰略物資,戰爭結束後,許多國家包括美國等,投入鉅資成立塑膠相關的工廠與企業,也正式邁入「塑膠2.0」的時代,透過企業的力量,許多國家把塑膠這種材料導入了消費者市場。第二代的塑膠,也就是乙烯基和聚苯乙烯,便宜到幾乎免費。於是,對於買來的東西用完即丟、用煩便丟的消費文化,在二戰後的廢墟中誕生了。

 

今天,我們看見飲料、飯盒、刮鬍刀、打火機、拖鞋、袋子(這些都在中途島的幼鳥的肚子裡找得到)都由塑膠所製,塑膠讓許多商品的價格降價到人類所未能想像的地步,更進一步帶動了「免洗文化」,「用完即丟」成為了一種工業人的消費哲學。

 

免洗筷的免洗文化

當我們檢視「樂活」,即發現「樂活」其實根本是「垃活」。「免洗文化」在今日無所不在,我們出門為了方便,時常沒有帶餐具,店家為了便宜跟方便(省去清洗的麻煩),便附上免洗餐具,臺灣的美食文化「夜市」,便是「免洗」的大本營,免洗筷、免洗叉子、用過即丟的塑膠袋一應俱全。

垃活二

(Somebody曾經數過在五分鐘內一個夜市裡使用了多少塑膠袋:影片

消費已經讓我們習於自己「不動手去做」,因為我相信花錢就能夠買到某個「解答」,然而用過即丟的「免洗」文化卻形成新的問題:我們為了解決某個問題而消費,但實際上創造了更多的問題。

 

從免洗文化到「下一支血手機」?

 「免洗文化」在用消費來選擇風格的社會裡,出現了新的問題。消費者透過消費來選擇風格,但風格有很多種,而且一個風格堅持久了容易倦怠,消費社會的好處即是消費者只要消費其他物品,便能夠輕鬆轉換風格。今年流行這一款、明年流行那一款,「流行」已經是消費社會的鐵律,可以說是「免洗文化」的昇華的消費現象,也就是「流行文化」。

垃活三
這顆燈泡是在「電燈泡的陰謀」這部西班牙記錄片裡出現的燈泡,據說這顆燈泡已經持續亮了一百多年。這部影片透過這顆燈泡,指出了「計畫性汰舊」這一現象:為什麼我們不量產可以發光一百年的燈泡?因為在追求經濟成長與利潤的目標下,如果製作出了可以用一百年的燈泡,那就沒人要買燈泡了,於是商業不再追求可一用百年的商品,而是固定在短時間內,便會汰舊的商品。

 

不只如此,我們所說的「垃活」,這些我們眼裡視之的「垃圾」,卻是由許多的戰落堆砌起來的。在剛果跟盧安達等大量內戰的非洲國家,便因為當地軍閥爭奪製作手機的必要礦物Coltan,爆發許多流血衝突,而物美價廉的手機背後,更可能有許多喪命的工人支撐著便宜的成本價格。

 

新式樣且多元選擇是消費社會裡的「樂活」的光明面,然而以環境與社會面視之,「垃活」則是現代生活的代價。

 

垃活於無形之中:我們甚至成為無形污染的清淨機

多樣化的消費,是透過工業系統產生的,然而工業系統產生的垃圾,不只上述提到的塑膠、免洗筷等,還有「看不見的污染」,這些看不見的污染更直接影響了我們的健康。

 

以臺北市為例,根據臺北市衛生局的資料,99年因為「惡性腫瘤」而過世的人高達4632人,占總死亡人數的30.8%,為第一大死因,而惡性腫瘤當中,第一名的是「支氣管、氣管、肺癌」。許多人不禁納悶:臺北市有這麼多抽菸嗎?

 

事實上,許多的肺癌不只來自抽菸,更是來自工業、交通帶來的空氣污染,當中PM2.5更是現代人的健康殺手。PM指的是Particulate matter,中文裡我們稱之為「懸浮微粒」,是如同灰塵一樣漫布在空氣中,但人類肉眼看不見小微粒。在10微米下的懸浮微粒,我們稱之為PM10,已能無視人類的「鼻毛」,直接吸入體中。

 

PM2.5更加可怕,2.5微米小到可以直接吸進肺部,造成健康的危害,舉例來說,臺灣約有20萬柴油車輛,當中與民眾生活最密切的即是柴油巴士,立凱會致力於發展電動巴士,其中一個原因,即是因為一般巴士採用的柴油燃料,在行駛會產生大量PM2.5的物質,在臺灣,光是行人等紅綠燈過馬路,都得面臨大量PM2.5的威脅。

 

除此之外,碳排放、其他類型的空氣污染,甚至是我們身上穿的衣物可能藏有的化學物質,我們生活在現代,時常以自己的身體充作都市看不電的污染的「清淨機」,原來我們的「垃活」不只不永續,更賠上身體健康為代價。如果,我們透過搭乘電動巴士,表達對環境友善的理念,逐步汰換柴油巴士,具體「行」動,降低空氣污染,將美好環境留給下一代,社會將共存共榮。

 

看看我們的海邊

 

光是看看我們臺灣的海邊,便會發現整個工業系統出了問題。

 

 垃活四

(寶島淨鄉團固定時間便會持續淨灘,揭露出嚴重的垃圾議題。圖片經過授權,來自寶島淨鄉團

寶島淨鄉團最早是由一群師大的學生組成,致力於淨灘的青年環境團體。固定時間,寶島淨鄉團便會出發去臺灣各個角落的海邊,清理堆積如山的垃圾。而小編會開始注意到這個「垃活」的議題,便是因為這群年輕人熱血的在臺灣各地奔波,便對這個議題提出思考。

垃活五(寶島淨鄉團在金山作淨灘,一個下午便積滿了垃圾,許多都是消費完用過即丟的物品)

 

寶島淨鄉團的志工們不辭辛勞的淨灘。然而每次淨灘,都有收不完垃圾,假如「垃活」議題跟河川一樣,分成了上下游,從照片中可見的成堆垃圾便是議題的下游,用過即丟的消費型態是中游,那什麼是議題的上游呢?左思右想,答案便是「工業」。

 

「多樣的選擇」與「環境的保護」非得水火不容嗎?

「樂活」永遠非得伴隨著「垃活」不可嗎?所幸不是。我們為了追求更多樣的生活,所以才會有許多的消費,但這些消費帶來了垃圾。「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便是針對此問題應運而生,這個概念在2000年後開始於世界各地「革命」,革什麼命呢?革「工業革命」的命。其概念的發想者是一個德國化學家,叫布朗嘉(Michael Braungart),年輕時,是綠色和平組織有史以來第一位博士,也是德國綠黨的創辦人之一,在多年的環境行動之後,如果要根除許多的污染與垃圾問題,必須從「系統」本身著手。

 

布朗嘉認為,工業革命之後,世界有了兩個系統,一個是生態系。生態系裡沒有所謂的「垃圾」與「廢物」,因為生態系的每樣東西,都是別的東西的養份,可以循環再利用。布朗嘉認為,螞蟻的數量是人類的四倍,但為什麼螞蟻不像人類一樣,造成全球性的垃圾問題跟氣候變遷問題?因為螞蟻的一生中,不脫離生態系統。然而人類在工業革命之後,脫離了一般的生態系統,創造了獨樹一格的工業系統,帶來了科技、醫療、金融與更強盛的文明。然而這系統尚有遐疵,因為目前的工業系統會產生大量無法再利用的「垃圾」跟「廢物」。

所以「搖籃到搖籃」的概念認為要解除垃圾問題,應該要從產品的設計著手,製造者從一開始概念及產品生命用盡後之用途,設計出一個「不會變成垃圾」的產品,例如在網路上很火紅的「無毒塑膠杯」,即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PLA 是Poly lactic Acid(聚乳酸)的縮寫,學名為Polylactied(聚丙交脂)是由天然植物中的糖經萃取、發酵而成的100%生物可分解材料,一般是以能夠不斷重複取得的天然資源(renewable),如:微生物、植物、動物、所製成的聚合物,在有足夠的濕度、溫度、氧氣與適當的微生物存在的自然掩埋場或堆肥環境中,即會被分解成水和CO2。

垃活六

(照片來自酷本移動傳媒,PLA塑膠杯介紹來自Green Inside

愛因斯坦說過:「你無法用創造問題的思考方式來解決問題。」光是「垃圾減量」還不夠,而是從根本的每一項產品設計開始,讓產品的生命終點成為另一樣產品的元素,如同「化作春泥更護花」,生態系裡沒有廢物,只有養分,唯有人類讓工業「道法自然」,愛護環境,讓每個產品都是一顆種子,在綠色工業系統裡不斷循環,實踐「從搖籃要搖籃」的思維,我們才能擁有真正的「樂活」,活在永續與健康中,而不是活在垃圾與污染中。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鄭紹鈺、Kate整理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覺得文章寫的精彩,請到我們的粉絲團幫忙按個讚喔!>>>>立凱電動巴士:美麗城市中的諾亞方舟

延伸閱讀:

什麼我們不在乎空氣污染?

《活動紀實》泛科學微型點子對撞機XIII—-「迎戰」:用科學迎接病毒與能源的戰場

泛科學(PanSci)的微型點子對撞機(Micro Idea Collider)XIII, 8月22 日在公館的Infinity Café舉辦,主題是「迎戰」,社群網路上的知名Z編與主持人廖英凱,邀請了立凱電檢驗中心廖永綜經理,與現任疾病管制局防疫醫師、台大醫院內科兼任主治醫師的羅一鈞醫師,以不同的角度去探討科學與世界的未來。

 

立凱泛科學一

(舉辦於Infinity Café的微型點子對撞機XIII)

 

泛科學是一個怎樣的網站呢?在臺灣媒體普遍被民眾形容為「僅容腥色暴力」的世道,有一群科學人願意「辟邪說」,以嚴謹的態度創作科普的內容,許多主題切合時事,如同前陣子食物安全議題發燒時,泛科學便發布了許多提供科學洞見的文章。而羅一鈞醫師便長期為泛科學撰寫疾病相管領域的文章。

 

羅一鈞醫師除了任職於台大醫院,亦服務於公部門,在工作之餘亦經營部落格《心之谷》服務大眾,以輕鬆易懂的筆調,向公眾傳達時常難解的科學問題,尤其像是「HIV」等長期被污名化的疾病。

立凱泛科學二

(羅醫生在微型點子對撞機的現場講解許多人對於疾病的誤解)

 社會學家高夫曼的作品《污名》指出,污名即是具備某屬性的人在與他人互動的過程中,逐漸被烙印上了污名,遭受歧視與壓迫。羅一鈞醫師在現場20分鐘的演講裡便提到,像《心之谷》這樣的部落格的好處,便是得以透過網路獨特的匿名性,接觸到長期被污名的HIVC患者(或以為自己是患者的人)。

 

對於HIV這一類疾病的恐懼,已污名化了許多患者,許多人常會問:「手碰到HIV患者也會得病嗎?」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羅醫師的部落格扮演了傳遞正確觀念的角色,答案是「並不會。」

 

而羅醫師亦分享到,許多人並非真正的患者,而是可能在感情的背叛後,其罪惡感讓他自己以為自己一定在背叛愛情的過程裡得到了HIV,而羅醫師在互動的過程當中,便發現傳遞科學資訊,還須考慮到每個人不同的世界觀與心理狀態,甚至是一個人遇見的事跟人格特質,今日媒體常操作恐懼來傳播資訊,在這樣的媒體環境中,如何有效傳遞科學資訊,便是科普之重心所在,羅醫師則自詡能在臺灣社會中成為一個「科普家」。

 

 

立凱電的廖永綜經理則指出,在工業革命以來,石化燃燒(Fossil Fuel)成為打造人類文明的動力,然而過度的石化燃料排放已形成空氣污染、氣候變遷等大型議題,這些議題橫跨經濟、環境、社會、科學等領域,為全人類必須面對之難題。

 

氣候變遷導致了人類必須要去實踐「減緩」與「調適」,而空氣污染則造成國民健康之直接衝擊,以陳定南部長、單國璽神父為例,此兩人皆未抽煙,卻皆因肺癌過世,肺癌更蟬聯國人所有癌症死因裡的第一名。(詳細討論請見「為什麼我們不在乎空氣污染 」)

 

 

廖經理便指出,立凱電便是從「磷酸鋰鐵」的電池正極材料出發,提供電動巴士的充換電模式,而「磷酸鋰鐵」電池更可以跨足「儲電」服務,提供「發電、儲電、用電」當中,臺灣長期較少人關注的「儲電」部份需求。

 

立凱泛科學五

 

磷酸鋰鐵在未來發展上,有多種不同的應用,而廖經理進一步指出,為何立凱電決定從一般大眾較少在媒體上看見的「電動巴士」著手,來拓展綠能服務。

 

立凱泛科學六

(廖永綜經理向大家講解綠能科技如何改變人類生活,請見Youtube影片

 

廖永綜經理首先從環境面的優勢切入,「綠能」便是思考環境問題在長期經濟發展的忽略下而犧牲此一問題,故從環境面著手。一台柴油巴士約等於四十台小車的污染排放量,這些污染都會形成外部成本,而這些成本最後反映在民眾健康上,並由全民健保買單。

 

而在廖經理的演講後半核心,也是許多演講後在座來賓關注的重點:磷酸鋰鐵電池應用在綠色交通上的發展模式。

立凱泛科學七

 

 

電動載具該如何比較「經濟」的方法來推動呢?在產業發展策略上,何謂經濟,便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找出最不浪費的發展方式,也就是「成本/效益」分析,而交通一事,並非是一企業之事,交通也包含了都市的公共性質的層面,故這裡所講的「成本/效益」分析,與需要加入交通網絡所在的城市居民的整體「成本/效益」作考量。

 

而要考量的效益,廖經理指出,便是「電池」使用跟充換電站兩者的效益,而在考量兩者之後,便做出了以上的分析圖,若要發展,應以定時、定距的市區巴士接駁巴士、EBRT來發展初期的充換電模式,當充換電站達到一定規模時,便可擴及城際的巴士與固定區域的物流車、環保車,最後可擴及計程車、摩托車、貨車,最後也可以應用在轎車。

 

而與會的其他來賓,也提出了三個跟電動車發展模式相關的問題。

 

 

立凱泛科學三

(與會來賓向廖經理詢問許多問題,包括了Telsa的發展模式、Better Place模式跟電動機車相關問題。)

 

 

「美國Tesla的成功模式為何不一樣?」

 

Tesla是眾多發展電動載具裡,起初便決心走高貴名車的利基市場。電池造價、充換電站的成本皆高,如果以日常轎車作為商品,便會有一般人難以負擔的單價。但Tesla一開始便是鎖定高階消費族群,並為了推動Tesla,動用了先前從創辦Zip2、X.com、PayPal時所有的資源。

 

Tesla的造價昂貴,但卻銷路甚好,因其競爭對手,實則是BMW等其他名貴車種,但Tesla的車,從0到100加速只要3.7秒,而同樣性能,身為電動車的Tesla,價錢卻比汽油車可愛多了。

 

立凱泛科學八

(Tesla電動跑車及其售價,立凱電整理)

 

而Telsa的目標群眾(Target Audience),則多半是擁有數輛名車的富豪人士,是以Tesla作為一種社會地址(Social Address,用消費的品牌與類型代表自身的社會地位,社會學用語)。而這些富豪人士,作長途跨洲旅程時,便不會以美國等一般普羅大眾選用的開車方式,而是直接搭乘飛機(甚至是私人飛機),但一般普羅大眾的需求,可能是出門開車載放學的孩子,也可能是跨洲、跨縣市的長途旅行,是為不定時、不定距的使用模式,Telsa並不是以這些目標群眾為出發點。

 

在以整體產業普及的觀點來看的話,一個地區在規劃產業發展策略的時候,不能如Telsa一樣在策略中忽略「一般大眾」。現場的來賓也有人問了另一位跟Elon Musk齊名的創業家Shai Agassi的想法的可行性。

 

 

「之前在『以色列:新創企業之國』書中看到Shai Agassi想打造電動平民車,在臺灣不知道能否有類似的產業發展方向?」

 

有一位年輕的參加者提出這個問題,對於不瞭解「Shai Agassi」跟他創辦的公司Better Place的朋友,立凱電寫了一篇相關的文章「挑戰石油巨人未果的Shai Agassi」。

 

在此摘要上述的這篇文章,跟大家簡介一下Better Place。

 

簡單來說,Better Place是一家以私人用的電動車為主要載具,提供充換電模式的以色列企業,然而Better Place所提供的服務,因為一般私人用的電動車具有「不定時、不定距」的特性,導致經濟效益不足與能源使用率低落,並且因為規格問題,銷售的車款單一,違反一般買車的人的消費者行為,而無法完成其實現綠色運輸系統的願景。然而,Shai Agassi遭遇的挫敗並非來自充換電模式本身,而是因為「不定時、不定距」與「消費者行為」衍生的問題,如果在發展綠色交通時,能夠從「定時、定距」大眾運輸系統開始,將可以避上述的衍生問題,而能充分發揮充換電模式的優勢。

 

以下則將對於上述所提的分析,作詳細的說明:

 

簡介Better Place營運模式

Better Place在Shai Agassi的願景當中,電動車快沒電時,就像一般汽車去加油站,電動車開到「充換電站」,接著全自動化的機器手臂,會替駕駛換上新的電池,車子完成補充電能。電動車的「換電概念」,就像是手機備用電池,一旦沒電就換上新的一個。因為換電站的關係,電動車的電池可以隨時更換,車主在購買時,也不用獨自負擔昂貴的電池。

立凱泛科學九

Better Place的電能系統架構(立凱電譯) photo via here

 

 

然而,Better Place失敗了,根據分析,主要出於三個原因:

  1. 違反經濟效應
  2. 違反消費者行為。
  3. 未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經濟效益問題

要完整Better Place式的發展策略,必須做以下三件事:

一、大量的同款單一車種,而且是換電式的

二、要在國內大量建造換電站

三、要大量準備替換用電池,以給客戶隨時可以替換。

 

不同於Telsa,Better Place的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是「普羅大眾」,一般人開車的習慣是「不定時、不定距」,就跟「搭電梯」一樣,平時的電梯乏人問津,然而在上下班時間,卻是辦公大樓的惡夢時段。

立凱泛科學十

一天當中,換電池的需求高峰期集中在早晚通勤的兩個小時,其他時間則是離峰期,對於提供電池的Better Place來說,尖峰期無法快速的服務每一個客戶,離峰期的電池卻又大量閒置,電池運用的經濟效益不彰。

 

另一個經濟效益不彰之處則是換電站。Better Place如果要建造大量的充換電站,其實必須有政府協助以取得土地,而不是由民間業者自己去做,這是Better place最大的致命傷,以一間企業之姿,想做出政府級的基礎建設。於是,投資充換電站的成本又遠高於電動車的成本。結果變成了,如果充換電站不夠,便沒有條件提高銷量,但如果銷量不夠,又會有大量的充換電站閒置。

 

消費者行為

立凱電在「交通如何改變世界」裡提到,汽車的一個意義是「個人主權」的象徵,也就是一台車甚至能夠代表一個人的人格,是一種「品味」與「身份」的展現。

汽油車不管油箱的大小,油槍都是相同的,只有分成92、95、98等的汽油種類之分,於是車款可以多樣化,讓消費者可以各式各樣的車款選擇,讓消費者找到自己喜歡的車款。而車商也可以於此找到不同的利基市場,但Better Place的汽車卻因為規格化電池箱跟電池,只能做相同車款,變化有限。若強迫人人開一樣的車,對於買車的消費者來說,是一件違反消費者行為的事。

 

相反的,如果以電動巴士作為產業發展的起始點,卻能夠巧妙避開這些發展的弱勢之處,在經濟效益上,城市內的大眾交通是「定時、定距」,不容易有電池閒置(或同時大排長龍等著換電池)的問題,也因為「定時、定距」,所以在規畫換電站上,可以作最有經濟效益的配置。「巴士」多半不代表「個人品味的延伸」,故可以避免Better Place在消費者行為上撞到的磚牆。

 

未能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除了上述所提的消費者行為,在成本面向上,一旦高額的基礎建設成本,加能源使用效率太低,世甚至讓Better Place即使收取每公里58元高額費用,仍不足以維運。電動車市場處於起步階段,市場環境尚不具經濟規模,提高能源利用率才有機會在綠能運輸領域永續經營。

 

而能源使用效率低落的原因,便是上述不斷提到的,私人汽車的「不定時、不定距」特性,在發展初期,讓許多換電站長時間處與閒置,電池無法被充份利用,經濟效益低落,這正是Better Place嚴重虧損的原因之一。

 

然而,他山之石可以攻錯,充換電模式經過這次歷史的實驗,讓我們明白到能否克服「不定時、不定距」的問題,便能夠有效提升能源利用率,而這正是發展綠能運輸領域的關鍵,因此,若從「不定時、不定距」,改而「定時、定距」的公共交通系統,便能讓大量充換電站免於閒置,便不會有能源使用率低落的問題。

 

 

「臺灣人裡有很多「摩托車」族,為什麼立凱電現在不先發展電動機車呢?」

 

在座有另一位來賓問到這個問題,而廖經理則回應道:「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便是電池大小的問題,如果要應用到摩托車,還須要等待研發技術的進步。」

 

另一方面,如同剛才敘述到「Better Place」發展模式的問題,機車是一種更便宜、在巷弄間機動性更強的交通裝置,是「更不定時、更不定距」,在整體產業的發展方向是,如果是以「定時、定距」的大眾交通作為起點,未來待電池、換電的規模發展茁壯,可以一步步反饋到物流車、環保車、公務車,再推廣到機車與計程車,最後可以推廣到私人轎車,以大眾交通為核心發展的模式,可以為其他交通工具的產業產生大幅的外部效益(external Benefit)然而,若是以機車的充換電站作為長期發展策略的思維起始點,則不能有「水到渠成」之果。

 

立凱泛科學大合照

(《迎戰》活動的大合照,大家一同「迎戰」能源問題與疾病問題!)

 

整理本次活動的脈絡下來,小編發現大家都很關心綠色交通產業未來的發展,而立凱電也很幸運的能在這次「迎戰」的活動中,為大家解答一般在網路上搜尋時,難以找到解答的困惑,也感謝PanSci細心找來「疾病與綠能」這兩塊大家都很關心、但都難得其門而入的領域,讓我們有機會與許多求知、求真、求好的科學人交換一晚的想法,歡迎大家繼續支持「微型點子對撞機(Micro Idea Collider)」系列活動,而對「綠色交通」甚至整個「綠色經濟」有興趣的朋友們,立凱電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與您有更多的想法交流。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鄭紹鈺、Kate、胡庭恩整理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覺得文章寫的精彩,請到我們的粉絲團幫忙按個讚喔!>>>>立凱電動巴士:美麗城市中的諾亞方舟

延伸閱讀:

債留子孫—什麼是跨世代正義?

 

債留子孫與氣候難民—什麼是跨世代正義?

Severn Suzuki

(圖片攝於聯合國高峰會,via studyenglish)

1992年,珊文鈴木(Severn Cullis-Suzuki)在聯合國的地球高峰會上,那一年,她只有12歲,代表了世界上的青年與兒童,在世界的發言台上,向所有的大人鄭重呼籲:

「我在學校裡,你們告訴我們,不要爭鬥,要學會和平相處,不要爭吵,要找出答案,不要傷害別人,要珍惜生命,要樂於分享,不要貪婪。為什麼大人們,你們卻做著與你們教導我們完全相反的事情?」

「父母應該為小孩子說:『一切都沒有問題,我們正在努力給你們更好的未來。』,但現在,大人們似乎不再那樣說了。」

珊文鈴木所大聲急呼的,便是「跨世代正義」(intergenerational justice」(常簡稱為世代正義)的訴求。

在1987年,由聯合國的「環境與發展委員會」(World Commission on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出版,「布魯德蘭委員會」(Brundtland Commission)所撰寫的「我們共同的未來」(Our Common Future)報告中,提出了一個被廣泛引用的「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定義,便是以跨世代正義作為中心的思考:「永續發展是一種能夠滿足當代需求,但同時不會損及未來世代滿足其生活需求能力的發展模式。」

 

氣候變遷與跨世代正義

氣候變遷在今日,已然成為全世界共同面對的難題,位處這個當中的核心議題,便是「跨世代正義」,為了實現「跨世代正義」,各國政府、企業、公民團體、人民,須明白自己的子孫,都有可能如同「吉里巴斯」的住民一樣成為氣候難民,因此,在氣候變遷上,我們不該「債留子孫」,而是該由我們這一代人扛起「調適」與「減緩」的責任,實現永續發展,以下將會詳細闡述「跨世代正義」這個主題。

 

從「永續發展」到「佔領華爾街」

換言之,「跨世代正義」的概念是要求每一個世代在追求當下的富足時,負起維護未來世代生存權益的責任,另外,因為面對「經濟發展」與「永續」這兩者之前的衝突本質,許多不認同經濟該永遠發展下去的學者,改以「永續性」(Sustainablitly)作為主要的用詞,但不妨礙我們理解,世代正義已經是國際理應被重視的議題。

不過,實際上,我們似乎不太重視這些議題,尤其是從經濟面上開始,前些日子興起許多國家的「佔領華爾街」運動時,保羅克魯曼(Paul Krugman便曾指出:

這些年來,認為公義將永不可能實現的犬儒態度,於我們的政治辯論裡無處不在,令我們很容易忘記目前的經濟災難是源自一個多麼可恥的故事——首先,銀行家們透過不顧後果的借貸製造資產泡沫,並從中謀取暴利;然後泡沫爆破,但政府用納稅人的金錢挽救這些銀行家,而一般民眾則代為承受他們犯罪所帶來的社會經濟苦果;最後,銀行家由於被救了,他們仍擁有足以影響政治的巨大財力,政客們於是承諾維持低稅率和解除金融海嘯後設立的溫和管制措施,以換取他們的支持。

另一方面,前些日子出版「不公平的代價」的作者Joseph Stiglitz 說:「這是一個將虧損社會化、將利潤私有化的體系。

而當社會承受虧損,會發生什麼事呢?這必須追溯到法國大革命時期。

 

柏克(Edmund Burke)的「世代間夥伴關係

柏克常被認為是「保守主義奠基者」的英國理論家,但他實際上也是長期反對英王專政,並大力支持美國革命的學者,然而,他對於法國大革命的未來卻不樂觀,也因為這份不樂觀,而被後世許多人批評為是「保守主義份子」,比如有名的馬克思博士。

在「對法國大革命的反思」裡,他提到:「社會是在那些已經死去的人、還活著的人,以及未來要出生的人之間的一張契約。(Society is a contract between those who are dead, those who are living, those who are to be born.)」也就是世代間存有一種夥伴關係,在當時被這段話被革命份子視為「極端保守」,沒想到當這句話留存到今日「債留子孫」的時代裡,卻極具革命性格。

 

柏克並不是後見之明,而是在法國大革命的第一年,於1790年時,便發表了一場反對法國大革命的演講,因為他認為,這場革命以不穩定的「公共意志」為依歸,到最後將會是一場暴力的鬥爭與財產充公的過程,實際上,在1793年開始,教會的財產權、人民的自由結社權,包括工會與同業公會都遭到廢除,只剩當時為己謀利的政黨興興向榮。

而柏克的理論其實便是補充盧梭的「社會契約論」不足的地方,盧梭認為人是「高貴的野蠻人」,人民唯一服從的權威是「人民」與「一般意志」,所以不論是法律還是立法者的,都必須臣服於「一般意志」之下,也不能有宗教與地區性的協會與組合,因為這代表了權力階級的劃分。然而,在實務上,當時新立的律法都以「公共意志」為最高權威,但「一般意志」成為了暴力的政治工具,最後淪為了機會主義者與貪婪的人的工具,柏克認為,真正的社會契約並不是高貴的野蠻人與一般意志定下的契約,而是「世代間的夥伴關係」。

 

 

氣候難民看不見世代正義

螢幕快照 2013-08-31 下午4.57.03

(地圖上的B點便是吉里巴斯)

柏克可能沒有想到自己的洞見,除了會展現在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危機,也會發生在他不熟悉的吉里巴斯上( Kiribati)。在中南太平洋附近,臺灣一共有六個邦交國,其中一個便是吉里巴斯。吉里巴斯約有10萬瓶居民,其中一半住在16平方公里、僅2公尺高的珊瑚島上。而在氣候變遷當中,已有許多研究指出,他們必須因為氣候變遷而離開家園,流離失所,成為氣候難民。(地球圖輯隊有精美的照片整理

 

在人類的歷史上,我們經歷多次的社會危機、經濟危機、政治危機與工業革命後特別明顯的環境危機,但氣候變遷的衝擊可以說是全面性的,就像長期倡議氣候變遷的前美國副總統高爾(Gore)在2008年的TED上所呼籲的:

「以前我在處理軍事危機時,軍事專家告訴我軍事危機分成三種:地區性的、區域性的、全球性的,每一種層級需要不同的資源、方法跟組織架構。環境問題也分成了這三個階級,而氣候變遷是全球性的危機,需要的是全球性的動員,從政治到全球轉型低碳經濟,都是我們須趕緊去做的。」

(高爾在繼「不願面對的真相」後,於2008年的TED上演講「面對全球氣候變遷的新思維」)

 

氣候變遷與世代正義

1971年,政治哲學家Jown Rawl的「正義論」(A Theory of Justice)提出以「儲蓄原則(Saving Principle)」說明世代正義問題,在不知道該預留多少資源給未來世代,應該盡可能在能力內儲蓄,以期對未來世代的公平,意即,不應該「債留子孫」。(詳細的討論可見論文「楊士奇(2007)。論儲蓄原則的推導與證立。」)

而在氣候變遷加劇的今日,氣候變遷已經開始逐步影響人類的生活,2009年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積木之屋」,便是描繪一個遭受氣候變遷衝擊後的世界,這部動畫雖然畫風溫和可親,但在僅僅十二分鐘,便透過平實的劇情揭露出社會的巨大變遷。

(影片積木之屋,短短十二分鐘描繪了氣候變遷衝擊下的世界。)

 

之前在報導臺灣青年候聯盟的氣候變遷工作坊(COYTW)時,講者成功大學王毓正教授,便提出氣候變遷的未來,要以兩種不同的思維去應對,這兩種思維分別是「調適」與「減緩」。

 

「調適」(Adaption)—人類用不同的生活方式適用未來

在奈及利亞,已經有人設計不一樣的學校,來解決奈及利亞的貧窮問題,在這裡,貧窮與天災時常是當地社區的惡夢,而常常因為天災而生活機能停擺,包括了孩子受教育的機會。

奈及利亞水屋

(圖片來自探討飄浮屋能否解決奈及利亞的問題的文章「Can Floating Architecture Save this Nigerian Community」 )

為了因應常見的洪患,在成本有限的情況下,於奈及利亞的拉哥斯馬可可(Makoko)貧民窟,用250個塑膠桶作為浮底,以木頭為建材,內有完整的排水與通風系統,設計了三角錐狀的飄浮學校,建築物內約可容納一百人,不只如此,三角錐的屋頂則設有太陽能板,內有雨水回收系統,建造成本二十萬台幣以內,可謂「經濟實惠」的綠建築,同時也能調適日益加強的天災。

另一方面,國際海洋學重鎮的荷蘭,同時苦於因為氣候變遷的海面上升,以及長年的地層下陷,在過往已有「船屋」的傳統,現在荷蘭更有許多新的建築師,以飄浮屋為構想,希望能夠讓人類在未來有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居住空間。在泛科學整理的文章「未來飄浮城」當中,便能看見許多調適的案例,部落格「超克藍綠」也專訪了荷蘭建築師歐道斯(Koen Olthuis),內文整理了荷蘭飄浮屋發展的前因後果,非常值得一看。

 

臺灣呢?臺灣也不徨多讓,屏東縣也於2011年開始,計畫未來在低窪地區啟用水上浮動屋。莫拉克獨立新聞網便有報導,屏東縣政府於2011年舉辦「屏東縣水上浮動屋抗災創意徵圖活動」,以集思廣益的方法透過各個大專院校與各專業領域的參與廣徵改造創意構想,提供受災地區未來再發展之推動參考,當時共122件作品參賽,最後入圍20件,最後由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一年級的學生拿下首獎。(見原報導

 

減緩(mitigation),溫室氣體減量等方式以邁向「世代正義」

萬國博覽會(Universal Exposition)可以說是西方工業革命的慶功儀式,後來中文裡我們更常稱其「世界博覽會」,第一次萬國博覽會舉辦在1851年的英國倫敦,主辦人是維多利亞女皇的丈夫阿爾伯特親王,參展作品超過十萬件,英國舉辦這活動的目的,是要向世界各國宣示大不列顛帝國的富強與文明成就,參展的作品包括了蒸汽機、織布機跟農業機器等。

今日的我們生活在以企業為主導經銷的資本主義社會中,而資本主義的發展過程可以說是「雙軌革命」,一個是對抗封建王權的革命,另一個則是工業革命,工業革命最早發於英國,許多歷史學家認為因素有四個:首先,英國的工人在當時薪資對比其他歐陸國家算高,企業主必須想辦法提升效率以增加利潤。再者,當時的英國具備豐富的煤礦區位。第三,英國的技術革命讓企業主得以結合以上兩者,從織布機開始,不斷改良、發明、創新,改變了英國的經濟與社會生態。最後,大英帝國具有當時的海上霸權,各個殖民地成為這些新商品的市場。

第一次萬國博覽會

(第一次萬國博覽會的水晶宮。圖片來源:「Crystal Palace from the northeast from Dickinson’s Comprehensive Pictures of the Great Exhibition of 1851.」)

 

當工業革命普及到歐陸時,誘發了第二次工業革命,則以電力與內燃機為主,各種的石化燃料展開了進一步的應用:煤礦、石油等,孵育在地底無數年的礦物,在人類的技術下造就了得以克服大自然的科技文明。

直至20世紀初期,馬車仍是許多國家的主要交通工具,那馬車的污染–馬糞,曾是嚴重的公共污染,紐約許多要優雅走上挑高的二樓才能進入客廳的設計,在當時是必要的,是為了避開可怕的「馬糞海」,1898年,紐約召開了一場研討會,世界齊聚討論這嚴重的馬糞危機,當時大家「毫無解決辦法」,然而隨著汽車的普及,馬糞不再是問題。

 

可是這些昔日「乾淨的能源」,人類近兩世紀的工業化過程,帶來了大量的溫室氣體,進而產生的溫室效應,地表溫度有逐漸暖化的現象,上個冰河時期殘存下來在高緯度的冰川,也在逐漸融化中,而曾任職臺灣大學海洋研究所第9任所長的范光龍先生,便於其其科普性質的著作「海洋環境學」提出,依照一些科學研究的看法,未來會在2030年、2070年、2100年,海平面分別上升18公分、44公分、66公分。

 

而在臺灣,曾於1993年出版「環境政策與法律」,於早期把環境概念引入臺灣法律制度中的葉俊榮教授便曾指出:「所謂的土石流,之所以會是一種天災,是因為人住在有土石流動的地方,是「人的災難」。」氣候變遷也是一樣,全球人口規模已達70億的天文數字,未來預期會繼續增長下去,而人口密集的地方往往鄰近海洋的地區,我們工業化造成的問題,也將由我們與未來世代承擔。

就如同當初因為內燃機而避免了傳統的馬車帶來的威脅,這一次全球急須不同凡想的「綠色經濟(Green Economy)」來實踐世代正義,從全球框架(WTO與UNEP、COP)等到國家層級的政策取向,以及企業的商業模式到消費者的選擇,由上到下各個環節缺一不可。

 

國際重量級學者紀登斯便在其2009年出版的「氣候變遷政治學」指出,對抗氣候變遷,最重要的便是兩個實踐的工具:「政治匯流」與「經濟匯流」。「政治匯流」意指國家政策最好能夠結合民間的力量,讓民間妥善發揮,而「經濟匯流」則是指,一個國家應將就業、通膨、經濟成長,與氣候變遷、環境問題相結合,推動新型態的「綠色經濟」。

目前,綠色經濟中最為知名的一種產業,即是綠色交通,臺灣也正掀起一場的「馬路革命」,因為電動載具不使用石化燃料,所以可以在交通方面達成減碳的目標。在臺灣,目前除了電動機車、電動車之外,也有能夠服務到每一個大眾的電動巴士,讓「低碳」不再只是開車的人的事,而是每一個行人的事。以立凱電為例,從2012年起至今(2013年九月底),立凱電的電動巴士的總運行里程已達458039公里,已減少420.22公噸的二氧化碳排放,若臺灣與其他世界各地的電動載具一起蓬勃發展,當綠色交通在地球遍地開花,那絕對是我們這一代人對於「減緩」(Mitigation)的實踐的一大邁進。

如同我們在之前的文章《大人們!一起為孩子許一個無畏的未來》提到的:

 

在過去,大人們是忘了如何在乎孩子的。

在未來,孩子是能感受到我們這一代人的責任感的。

 

跨世代正義,等著我們一起來實踐,我們能做的事情有很多,其中一件尤為急迫的,便是更多人重視這個議題,讓更多人加入「低碳經濟」的行列,一同打造永續的明日社會。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鄭紹鈺、Kate整理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覺得文章寫的精彩,請到我們的粉絲團幫忙按個讚喔!>>>>立凱電動巴士:美麗城市中的諾亞方舟

延伸閱讀:

21世紀,用永續交通打造綠色城市

【交通】21世紀,用永續交通打造綠色城市!

 

我們都以為是城市決定了交通,但翻開歷史,往往是交通決定了城市,如同《城市的勝利》的作者,知名的城市經濟學家艾德華˙格雷瑟(Edward Glaeser)說的:「運輸科技決定了城市的樣貌。」

 

交通改變世界

交通是什麼?交通創造了連結,連結則改變了人類對於時空的概念,改變了世界的樣貌。如《槍砲、病菌與鋼鐵》所提到,歐亞大陸橫幅寬廣,地形與氣候容許大型哺乳類的演化,人類也有馴化大型獸類的機會。得之於獸力的幫助,約一萬年前,駝獸的運輸能力,改變了人類城市的樣貌,人類不必再依賴於糧食的地理位置,人類有了更大的聚落。

維基百康雅典

(雅典,最古老的城市之一。照片來自維基,作者Christophe Meneboeuf

 

公車改變了城市

知名的哲學家、數學家、大汽學家、神學家、化學家(研究領域博大精深,不一一概述)的布萊茲-帕斯卡(Blaise Pascal),其實也是第一位提出「公車」概念的人,他於1662年的巴黎,規劃了第一條公車路線,但因為早期能搭得了公車的人,是「富人」而非一般人,故公車在早期,實際上是讓富人有能力搬到更遠的地方去,現今常見的郊區化現象,也在第一個公車路線啟用的同時,改變了巴黎的市容。

現今主宰世界運作的經濟方式,資本主義,也跟交通大有相關。根據大史學家霍布斯邦的研究,是交通的進步促成了自由貿易,自由貿易形成了跨國界的市場,於是才有了今日資本主義的雛型。過去歐洲時常發生革命,但於1848年最後一次廣泛的革命之後,就不再有歐洲革命了,其實是因為鐵路連接了歐洲,蒸汽船連結了世界,透過自由貿易世界各地的糧食,歐洲不再受到糧食不足(或過剩)的限制,經濟改而進入工業的經濟週期。

 

汽車與公路的崛起

然而,隨著以西方大國為首的「自由民主的意識型態」與「資本主義的經濟型態」在全球的勝利,很難有其他的交通方式可以有像「汽車+公路」一樣的主宰力。

英國知名的經濟自由主義政治家,鐵娘子「柴契爾」夫人,更是直呼:「二十六歲以上還搭公車的人,無疑是個失敗者!」

資本主義世界在告別19世紀末期的大眾交通世紀,在20世紀可以說是汽車的黃金時代。

第一條真正的高速公路,是於1924年義大利法西斯獨裁者墨索里尼啟用的,而德國法西斯政權領導者希特勒,更是建構了貫通德國境內的高速公路,才有辦法在歐洲快速調動裝甲車部隊,用閃電戰橫掃二次世界大戰,美國艾森豪將軍在與德軍交手的過程中對此印象深刻,戰後當選美國總統的艾森豪,便動用聯邦政府大量經費來補貼公路,於是,美式交通的三階段發展確立了:先是福特帶來的汽車量產,再來是政府補貼的公路建設,最後是大量汽車帶來的「城市蔓延」。

 

汽機車在臺灣的勝利

臺灣為何會發展成以汽機車為核心發展的城市?以前問過一些老前輩,他們敘述是「政策使然」,也是「人心所向」。在臺灣知名的「十大建設」開發中,十項有六項是交通建設,臺灣也在過去三十年間,經歷從勞力密集轉型成資源密集的產業型態,人均GDP從1961年的153美元成長至2011年已超越20000美元,可見經濟成長的強勁。

依照經濟成長的數據推論,新興消費階級的誕生,帶來對於汽機車的大量需求,也是汽機車在臺灣全面勝利的主因,在這波「臺灣錢淹腳目」的空前盛況中,如同當年巴黎的公車改變了都市,臺灣的汽車也改變了都市,昔日老街那種步行為主的彎曲街頭已經少見,市景改為是棋盤狀的道路規畫,與整天不斷施工以求路平的柏油路,巨大的公路貫穿了市容,連結了不同的都市,能開車的中年人帶著年輕人,離開了路仍彎曲的鄉下,背後那股動力,是新興中產階級對「有房、有車、小家庭」的獨立渴望。

 

寫過「科技想要什麼」的知名科技評論家凱文凱利(Kevin Kelly)在該書中提到:「一千台汽車讓人類可以舒適的擴展了探險的領域,一千萬台汽車則是帶來擁擠的地獄。」

 

汽車對現代人的確意義非凡,它提供了一個舒適、安靜、不會有人來搶奪的秘密空間,是現代人的個人主權的證明,它讓小家庭可以一同出遊,上山下海玩遍這座寶島,它也方便住郊區的人通勤,省去等候大眾交通的時間,而在省道內,除了汽車之外,還有機車作為代步工具,穿梭在擁擠的車陣內,在巷內迴轉時,還可以伸出「左腳」踢牆壁一下,協助轉彎。

 

然而,象徵個人主義的汽機車,已然帶來了三種公共災難,且已經是有目共睹。

 

由小到大、由可見到無形,這三種公共災難分別是:

 

維基塞車

(每到通勤時間,街頭常會交通堵塞。照片來自維基,作者Koika

 

一、      都市道路壅塞

臺灣的人口密度,以主權國家來說排名第二,僅次孟加拉,以地區來算,依然名列前茅,許多市區動輒就是「5,000人以上/平方公里」,照理來說,這樣的密度,能夠提供大眾交通運輸工具的茁壯,但在「汽機車的勝利」之下,我們取而代之的是數不盡的堵塞。

在密度不高、人口老化的鄉村,要看醫生的阿嬤等不到一台公車,行動不便的她往往依賴家人戴她,但若家裡的孩子都在工作,阿嬤只能依賴三十分鐘一班的公車搭去醫院,或是搭計程車去,但是,計程車到醫院的路程往往耗資三、四百元,住在鄉村裡的阿嬤根本不捨得花。

而在擁擠的都市裡,過多的車輛在通勤時間,時常把道路擠得水洩不通,每個想要利用汽機車便利的人,當人數一多,反而造成了汽機車的惡夢,而停車更是許多通勤族不快的經驗。

 

二、      空氣污染

在堵塞的交通裡,第一個能感覺的是空氣有多糟。筆者在「為什麼我們不在乎空氣污染」裡已提到,在這廢氣沖天的車陣裡,才能意識到為什麼在遠離工業區的都市裡,肺癌仍然高居所有致死原因之榜首,儘管如單國璽神父、陳定南先生等許多人並未有吸煙的習慣。

而當中,如「我們的島」所提,尤其大型柴油車(尤其公車)帶來的PM2.5,更是嚴重的公共災害,而且空氣污染的影響範圍,遠超過通勤會使用的道路,更會影響到周遭住家,在道路綿密的今天,有哪個都市裡的住家不是污染的受害者?

同時,能夠疏緩的汽機車勝利的大眾運輸系統「公車」,卻也是交通空污的製造者之一,不禁讓我們想問:地面上的交通怎麼辦?(更多空污資訊請見「為什麼我們不在乎空氣污染

 

A male Polar Bear (Ursus maritimus) starved to death due to climate change, Svalbard, Norway

衛報的照片,泛科學有對於此北極熊死因的詳細討論

 

三、      氣候變遷的威脅

近日北極熊專家Ian Stirling在北極的斯瓦巴群島發現一隻離家240公里疑似餓死的北極熊,吸引了大家的關注,並引起多方的科學討論。其實2004年便有就有「灰北極熊」的發現,一理論說法指出,由於北級熊的棲地受氣候變遷影響,故與灰熊雜居,其雜交後代,即為「灰北極熊」。而近日的極端氣候,已可由人的感官直接感覺出來,直覺上來說,之前天氣已酷熱,卻未聽見蟬聲,而數據上顯示,降雨日數未減少,但降水量未有改變,代表降雨的強度增強,南極的「南極磷蝦」生長週期改變,也揭示原本難以用測量測出的海水,因氣候變遷帶來的改變。

全球規末的氣候變遷,可謂是全球人類唇亡齒寒的大事,已有多位氣候變遷學家指出,這未來會全面性影響人類的經濟、社會、環境領域。然而,氣候變遷的威脅,是難以處理的「共有財的悲劇」,總體的威脅結構,卻是繫在個體經濟的每個層面。

資本主義鼓勵各種個人主義式的單位,好比行人用汽車畫開與他人的界限,各人自掃門前雪,常是資本主義的意識型態,國與國相爭,企業與企業相爭,常忽略事關公共的大型系統風險,如上述所述的塞車、空氣污染、氣候變遷,造就了「個體的理性」卻「總體的不理性」。

而在未來,人口增加,更多國家走上工業化道路,美式的「汽機車全面勝利」的方式,已成為一種氣候變遷抗戰的陰影,為了在「又平又熱又擠」的未來裡永續生活,對於交通,勢必要有不一樣的想像。

 

解決之道:不一樣的想像

除了如之前介紹過的TWYCC臺灣青年氣候聯盟,這些青年努力的參與國際氣候變遷談判,從國際政治的層級著手,不過,其他層級也有其解決之道。

回應文章開頭所提,「交通決定了城市」,往往是綠色的交通決定了綠色的城市。《不開車在路上:無車主義者的環球旅行》作者為撰此書,經過十來個城市,而其觀察擁有「無車交通」的城市,往往都是較綠的城市。城市在低碳經濟之路,擁有許多不同凡想的空間。

 

Portland

(波特蘭的綠屋頂計畫,照片來自Greenroofs.com

 

美國:波特蘭

以美國為例,在長期公路與汽車的主宰之下,城市已成為無限擴張的巨獸,因而有了對抗這巨獸的「新都市主義」的盛行,當中以公共運輸為理念的「新都市」,包括了波特蘭,這座城市的市容不旦沒有被巨大的公路切斷,反而以公共運輸規劃市鎮,而這是透過強而有力,且有遠見的市議會所主導的,現今是一個許多人嚮往的環保城市。(P.S.美國知名商業雜誌Fast Company的創辦人Alan Weber第一個工作經驗,便是成為波特蘭的公職,跟著市議會一起在「有車為尊」的美國,開創「無車典範」,這段過程對於他後來力求創新的生涯極有影響,可見他充滿智慧的商業書籍「改寫規則的人,獨贏」)

 

Copenhagen

(哥本哈根被稱為腳踏車之城。照片來自trekearth

 

丹麥:哥本哈根

而在丹麥的哥本哈根,這座城市更是以低碳出名,然而這座在過去飽受戰火的古老城市,歷史上,也是在市民為了權利獻身的鬥爭中,創造了低碳城市的典範,當中最核心的議題,便是如何處理交通。哥本哈根是一座特別細膩的城市,以公共運輸結合腳踏車族為軸,對於汽車給予了許多的限制條件,在哥本哈根,汽車是給有需要展現身份地位的人用,例如需要開車談生意的企業主。至於一般市民,則悠閒的享受腳踏車通勤的生活,哥本哈根的馬路,主要是為了大眾交通與腳踏車設計的,安全到許多人可以一邊划手機一邊騎車通勤,到了公司與學校,也有淋浴設備,可以洗去運動之後的汗漬,然而這些,並非平白無故得來的收獲,都是市民勇於向「汽車典範」說「No」的果實。

 

庫里奇巴

(巴西的庫里奇巴透過綠色交通重建城市。照片來自維基,作者Morio )

 

巴西:庫里奇巴

遠在南半球的巴西,筆者曾在里約熱內盧待過一段時間,深感巴西的貧富差距與公共建設廢弛之狀況,前些日子規模達數十萬人的「巴西大抗議」,洽好以公車票漲價作為起火點,但是背後的憤怒早已形成,人民向抗政府爭的實際上是以權貴、污染、無視窮人的經濟發展方向。

然而在這個充滿歷史創傷與政治衝突的國家裡,一座叫庫里奇巴的城市,在市政府多年堅持下,以公共交通重建被貧富差距撕裂的城市,更在「Rio+20高峰會上」,得到「全球綠色城市獎」,被聯合國秘書長讚為「永續發展的標竿」。因為經費不足以興建地下化的捷運設施,反而讓他們得以公車為核心,重整城市的活力,就像《城市的勝利》的主旨:「城市不是建築物,城市是人」,好讀交通,給予當中的人不一樣的可能性。

 

(Tesla創辦人在TED.com大會上談及永續交通的願景)

 

真實生活中的鋼鐵人Elon Musk對於永續交通的關注

在汽車領域,已有更多的企業做出永續的承諾,不論是由Shai Agassi帶領,但因為忽略消費習慣與20/80法則而嘗苦果的「Better Place」,還是由「現代鋼鐵人」Elon Musk所領導的「Tesla」。

正如Elon Musk在與TED.com負責人Chris Anderson於TED大會上的對談,這位矽谷鉅子便於開頭提到:「從我大學開始,便思考什麼問題會影響人類最劇…我想到的是永續交通與永續能源製造。」

不過上述所提的兩個例子,都是私人的交通工具「電動車」,然而,若想生活在以「大眾運輸」為軸心建設的未來城市,不想選擇開車,難道就沒有永續交通的選擇了嗎?

不是的,臺灣正好有一種不一樣的選擇:電動巴士。

 

臺灣的綠色交通:電動巴士

臺灣電動巴士的商業運轉正在起步,為市民乘客服務,想為綠色交通盡一份心力。現今常被作為大眾交通工具的柴油公車,雖已經比一般汽機車來得更為環保,也更能提供堵塞交通的解套,但仍然有PM2.5與碳排放之問題。

很幸運的,國內已有電動巴士這種永續交通的選擇,當中立凱電則以「充換電模式」,提供低碳的永續交通。

「運輸科技決定了城市的樣貌」,城市是人組成,而不只是許多的建物。有綠色的交通,才有綠色的生活,活的更好的人,才有更好的城市,而目前已有台北、桃園、新竹、金門等地區開始啟用,往綠色交通的未來邁進。

影片介紹充電動巴士與其充換電營運系統)

 

「現實地球的污染多到無法放置,唯有放些在你的肺裡。」-Robert Orben

 

別讓我們的孩子記得我們,只因為我們忘記他們。請一起給孩子無懼的明天。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鄭紹鈺、胡庭恩整理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覺得本文精彩,請至我們的粉絲專頁按讚!>>>立凱電動巴士:美麗城市的諾亞方舟

延伸閱讀:

1.《哪裡有電動巴士?

2.《什麼是電動巴士?

【公益】立凱電為方舟募款起跑 打造老憨幸福家園

 

「手心向下是助人,手心向上是求人;助人快樂,求人痛苦。」─靜思語

 

8月3日是個幸福與感恩的日子。

這一天,小編跟隨著立凱心動力志工隊,參與了立凱電動巴士的愛心接駁服務,立凱電巴這次作為愛心募款專車,前往位於新屋鄉九斗村的方舟啟智教養院,幫忙接送老憨寶貝到慈善募款餐會會場,小編想要把這份「施比受有福」的喜悅來跟大家分享。

 

圖片7

(圖為小編攝於活動現場的海報)

 

方舟啟智教養院院內照顧近百名成人心智障礙者,其中多達半數以上,皆是年邁的「老憨兒」,創辦人謝春蘭女士二十多年以來承租房舍搬遷了五個地方,喜憨兒到現在大部分已邁向老化,因為院內設施無法提供更專業的資療照顧,為了提供老憨家庭能有一個安心居住的地方,舉辦這次的募款餐會活動邀請社會各界傾囊相助,曾經演過偶像劇與大愛劇場的藝人劉尚謙也挺身公益,作為方舟代言人。

小編是第一次參加教養院及憨寶貝們的活動,搭乘著車身上貼有「愛與祥和」字樣的低地板電動巴士前往,在電巴即將駛入園區的時候,遠遠就看到憨寶貝們懷著雀躍的心情等待電巴的到來,當電巴出現的時候,就迫不急待地想要上車及合照。

 

9

(圖為參加募款餐會活動的憨寶貝們)

 

接著,立凱青年志工要服務需要靠著輪椅行動的老憨寶貝上車,只見有多次志工服務經驗同時身兼駕駛員的司機阿浪大哥,動作俐落地從門後抽出一塊大鐵板擺設在車子後門底下,架起了電巴與路面之間的橋樑,青年志工們便能輕鬆地將輪椅推上車,小編以前搭乘公車多次,知道新設計的低底盤公車有提供輪椅使用人士的服務,但從未看過實際的樣子,這還真是第一次見證到公車低底盤設計的好處,讓小編大開眼界!

 

圖片9

(圖為開心搭乘電巴的憨寶貝們與服務輪椅使用人士的設計)

 

除了接送方舟啟智教養院院老憨兒,立凱電動巴士也前往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接送孩童們到活動會場。懷德風箏緣地育幼院收容家庭環境發生變故的孩童,牽引如同斷線風箏的孩子逆風飛翔,教導生活技巧與一技之長,並重視成長過程品格道德教育,在本次活動中育幼院孩童們懷著感恩的心加入愛心志工行列,共同為需要幫助的老憨寶貝們發聲。小朋友們上了車東張西望,對撲滿草皮的綠色地板及綠能巴士充滿好奇,抱著歡喜心情前往慈善餐會現場!

 

圖片5

(圖為搭乘立凱電電動大中巴的懷德風箏緣地孩童們)

 

餐會募款方式,凡捐助2千元即成為愛心大使,獲得愛心餐券乙張;捐助2萬元,即認養土地坪數2坪,並獲贈餐券十張!餐券所得全數作為幫助購買老憨幸福家園建築用地。

老憨寶貝們為了感謝發心捐款的各方大德,努力地用鈴、鼓表演節奏感十足的樂曲歡迎參加活動的來賓們,展現出他們平日培養的默契與活力。

 

圖片1

(圖為正在表演鈴鼓樂曲的老憨寶貝們)

立凱電電動巴士象徵著美麗城市中的諾亞方舟,同時也是厝邊隔壁好鄰居,電巴在過去也曾為老憨寶貝們安排出遊行程的接駁服務。在這次活動中,方舟安排了由愛心代言人劉尚謙頒發感謝狀給出席參加的立凱電青年志工,感謝立凱電長期以來的支持,薄薄一張紙,滿滿的感恩。

圖片8

(圖為愛心代言人劉尚謙頒發感謝狀)

 

「知福、惜福、感恩」是首次參加心動力志工隊Kate的心得。

 

電動巴士還沒駛入方舟教養院,遠遠就看到憨寶貝們向著我們揮手;從憨寶貝嘴角揚起的微笑就可以感受到他們的期待!」

「餐會現場有播放憨寶貝們的練習影片,影片中憨寶貝哭喊著:我不要練了不要練了…』,一個人哭,另一人也開始跟著哭,此起彼落,在台下觀看著的我也跟著鼻酸。」

「他們站上舞台用垃圾桶當作鼓,努力聽著音樂敲打著,對多數幸福的我們,這不是件困難的事,但對憨寶貝們來說,他們真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學會一個八拍

 

創辦人謝春蘭女士也在這次活動中感謝許多人支持「2013方舟憨兒環島圓夢計畫」,讓她可以牽著老化速度飛快的憨寶貝們,從桃園啟程出發環島,用接下的人生體驗第一次可能也是最後一次的環島之旅,以一期一會的精神踏遍台灣土地,讓教養院孩子認識寶島之美,讓全台民眾更認識心智障礙者。

 

IMAG0411

(圖為2013方舟憨兒環島圓夢計畫 已在一月完成)

 

方舟教養院、懷德育幼院並不是擁有很多善款的機構,需要更多資源的支持。小編盼望立凱電動巴士可以嘉惠更多的弱勢族群,從簡單「行」開始社會扶助,同時也為環境善盡心力,我們將於對人的未來抱持著莫大的信心與希望!

 

公益延伸閱讀:

母親節 感恩心 有你真好

憨寶貝搭電動巴士 逛高鐵 看燈會

立凱電—愛相連溫馨感恩會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Kyan & Kate 共同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若您喜歡我們文章,請來我們的粉絲團按讚:立凱電動巴士:美麗城市中的諾亞方舟粉絲團

《2013》TWYCC氣候變遷工作坊:「COYTW」—水支援,從青開始!

臺灣青年氣候聯盟,作為臺灣極少數的「青年創辦、青年自治、青年行動」的非政府組織,於2013年的7月舉辦了「COYTW(Conference of Youth in Taiwan」,活動的中文名稱則為「氣候變遷工作坊」,於高雄、台北兩地召開一系列的演講與行動,以「青年培力青年」的方式,讓更多年輕人認識以氣候變遷為主軸的環境議題,而立凱電也與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站在同一陣線,以對抗全球暖化為共同目標,以實際行動支持響應這次舉辦的活動。

該系列活動分成了「高雄場」與「台北場」,高雄場舉辦於7月4日、7月5日舉辦於文藻外語學院,台北場則因颱風延期一週的關係,縮減兩日活動為一日,集中舉辦在7月20日的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而兩場活動,小編都以參加者的身份參與「培力」,吸收到許多環境相關的知識,因一系列工作坊中,同時段的活動甚多,故以下內容主要報導小編親自參與到的部分。

立凱與COYTW一

(本次COYTW的宣傳海報之一)

高雄場次

TWYCC執行長(圖為本次COYTW高雄場次的開場)

高雄場次的系列工作坊,由臺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的執行長李芝融開場。首先,她便拋出了一個重要的議題:「臺灣目前為止,尚只有環境運動,還沒有氣候運動的形成!」她接續提到:「氣候變遷悠關的是全球性的世代正義議題,上一代地球人造成的氣候變遷,下一代的青年將會承擔,氣候變遷不分國界,所有的人都會影響氣候變遷,而氣候變遷也會影響所有人,然而氣候變遷卻未成為臺灣重視的議題,COYTW的工作坊,正是為了推動更多青年參與者場氣候運動而誕生的!」

立凱電贊助本次「青年培力青年」的氣候變遷工作坊,因內容準備耗時費力,過程中透過許多支持氣候變遷議題的第三方單位的協助而達成,而TWYCC為了保持公正、透明、公開的原則,保持資訊透明,公布了相關的合作單位,包括了合辦、協辦與贊助,包括了文藻外語學院、東吳大學、區域和平志工團、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以及立凱電集團。

王毓正教授

(圖為王毓正教授的專題演講)

緊接而來的專題講者是成功大學任教,並在氣候變遷相關的政策關注上不遺餘力的王毓正教授,向大家分享了「調適」與「減緩」兩個需要並立思考的重要概念。

臺灣的氣候變遷政策不只要重視減緩,也要重視調適

「空洞的節能減碳已成為臺灣氣候變遷政策的鳥籠,把我們對於政策的想像與實踐限制住了。」王教授如此說道,臺灣國人對於氣候變遷之想像,僅停留在:「少開冷氣、隨手關燈、順便省電」之階段,然而對於氣候變遷造成的問題,並不開只留在「節省能源」,亦即省電之框架上。

王教授提即,「減緩」是人類如何減少氣候變遷的「再惡化」,如減少碳排放等,然而儘管減少碳排放,人類生活極可能得在接下來面臨氣候變遷的苦果,讓人類能夠在變遷的環境中適應與生存,即為「調適」。然而在臺灣,「減緩」被化約成省電,「調適」更是無力關心,然而荷蘭卻已經開始推出「水上浮動屋」等發明與措施,也讓人民得已適應氣候變遷改變的生活環境。

而立凱電致力於透過電動巴士與「充換電」服務模式,切入大眾交通運輸,提供一種綠色交通的可能方案,除減緩「空氣污染」問題之外,並能夠透過交通模式,以提供臺灣大眾從今日至未來在「減緩」方面的重要手段,因為我們知道,臺灣須要更多企業提供「隨手關燈」之外的減緩方法,而因為氣候變遷與能源短區之關係,「減少石化燃料補貼」已成為重要的減緩工具,當汽車於日常又貴又不方便,各個先進社會正逐步走向「遠離汽車」的時代,近來的好書「不開車,在路上,一個無車主義者的環球城市觀察行」,更提到哥本哈根等許多城市,早已為了「少車化」而推動綠色交通的規畫,在臺灣,許多通勤族已考慮「大眾運輸」作為上下班的方法,我們也希望推動綠色大眾交通,以讓國人更能適應「少車化」的低碳未來。

繼早上的專題演講之後,下午是一系列精彩的工作坊,一個時段裡同時有許多不同的主題,雖然很想一場場聽完,然而一個時段裡只能選擇好好聽完其中一場工作坊。小編於此次前往了「環境教育」工作坊。

環境教育以「環境教育」為主題的這場工作坊,由臺灣青年氣候聯盟政策小組黃品涵、黃意鈞兩人負責的工作坊,開場便以幽默、好笑又生動的戲劇,提了一個嚴肅的問題:「60年後的今天會是什麼樣子?」

在戲劇的過程中,60年後的臺灣已無人居住,主角之一的住所已成廢墟,演出雖趣味,然而情節實屬嚴肅沉痛,讓觀眾不禁在歡笑中省思:「什麼是我想要的未來呢?」

因為戲劇的有趣與好笑引人入勝,在工作坊的互動部份,大家積極的分享自己的看法,並且「明白」了氣候變遷的威脅:在這齣戲劇之前,大家都只「知道」了有氣候變遷這一回事,在這齣生動的演出後,趣味的情節和故事的脈絡,讓大家產生了特別的生命經驗,有了自己的情緒及價值判斷:不只是知道了氣候變遷的嚴重性,還「明白」了這件事有多可怕,透過現場的思考、感受、互動,而不只是知識性的記憶,參與者於是「明白」了問題的嚴重性。這場工作坊,傳遞了一個重要的訊息:知道尚不足以讓人行動,然而,透過不只是背誦性質的教育,才有辦法發揮影響力。

「從不知道變知道,而且從知道變做到。」

台北場次

台北場於7月20日在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舉辦,本預訂為7月13日那一週末,然而遇上強颱延期一週。儘管活動地點在交通上較為不便,及因颱風延期一星期,但活動當日仍然同高雄場一樣,便有許多參與者前來,此日的活動同高雄場,都有精彩的專題演獎、多元的工作坊等。

立凱-陳泰安博士

(圖為陳泰安博士於台北場的開場演講)

開場的專題演講的講者是陳泰安博士,任職於環球科技大學環境資源管理系、東吳大學法律系綠色學程,以及雲林縣生態保育協會,長期致力於臺灣的母親河—濁水溪的議題。

陳泰安博士首先提到「作為一個現代的公民」。在過去資訊不普及的時代,一般人很少能夠接觸到各類社會議題的資訊,更別提親上火線去實踐解答。陳泰安博士表示,其大學時期發生的「520農民運動」是他人生重要的轉捩點,從此他便投身臺灣的議題。

「關心農民與弱勢,是無關乎左傾右傾的意識型態,而是強權與公理之爭。我們已經被訓練的太過在乎強權,而非關心弱勢。」陳泰安博士。在過去的社會氛圍、政治脈絡底下,關心社會議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還是有許多人持續的參與,真正的公民並非單純指示年滿20歲之國人,而是不論難易皆致力於關心社會之國人。

「石化工業區的日用水量,已等於民生用水的兩倍。」陳泰安博士指出在當地的許多工業區,已經衝擊了農民與民生的用水,而工業區在濱海的開發,也瓦解了當地原本賴以為生的生產模式,在污染和耗水的代價下,創造了可以帳面計算的些許工作機會,但實質上,原本的農業生活是緊密連結在濁水溪流域的生態系上,當工業的巨手奪取了農業所需的水源,水泥地填滿了漁民賴以維生的海岸,這些難以計算的工作機會剝奪,比起工業強權而相對弱勢的住民生活受到衝擊,卻少有人聞問。

於結尾,陳泰安博士更提醒,當我們思考社會議題,不可以片段的思考其中一個環節,更要以完整的生態系視之,以系統化思考的宏觀維度去理解議題。

林子倫教授

(圖為林子論教授接受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的感謝狀)

緊接著陳泰安博士的專題講者,則是於台灣大學政治系任教的林子倫教授,長期關注氣候變遷談判的架構,與各式可能的參與型式,亦相當重視如TWYCC以青年身分參與,能為談判帶來的實質影響力。

於開場,林子倫教授先提出兩本大家熟悉的書本,來交代氣候變遷議題的規模,一本是「恐懼之邦」,另一本則是「大崩壞」–氣候變遷悠關的是人類文明存亡之議題,而且各國唇亡齒寒,加拿大或俄國因為融雪而得到新的可耕地,然而同時卻有許多島國受到滅國之危機,沒一國能夠置身事外。

為了處理這樣的國際事務,以氣候變遷為軸的談判便於此展開,有名像是哥本哈根會議等。而青年在當中的參與,也從原先單純的監督者,也在近年的發展下,開始對於國際政策能夠造成實質的影響力。

然而,就在越來越多人知道氣候變遷議題,並能參與其中發揮影響力的同時,氣候變遷依然是個難解的問題,因為氣候變遷一直以來有其以下特性:

1.全球公共性:共有財悲劇其懸移難解的問題

2.跨域性:各國地域政治的範圍問題

3.不確定性:科學上的未知領域尚存,而風險的評估亦是困難之事

4.道德性:世代正義的問題

5.政治性:制度的結構與安排及專家政治的問題

在結尾,林子倫教授提出對於後京都時期的氣候變遷談判的新難題,比如歐巴馬帶領的政府,是否能發揮領導力影響更精確、有實質結果的氣候變遷談判結果等。

小憩之後,便是一時段多場併行的工作坊,而小編親身參與的工作坊則是以「COP19團隊」執行的一個專案「水水一百」,COP19團隊為今年臺灣青年氣候聯盟派選前往華沙參與這一期談判之代表,為了更加深入明白在地議題,參與了TWYCC今年在地議題上的「水水一百」專案,希望可以收集一百個有關臺灣水資源的故事。

臺青盟水正義

(圖來自臺灣青年氣候聯盟專欄文章:水是可販賣的商品還是基本人權

其團隊在嘉義一代調察當地在地層下陷後的衝擊,親眼見到許多民宅已因地層下陷而不適合人居,然而亦有漁塭找出新式的工法,能夠減少超抽地下水帶來的衝擊。而在新竹一代,則在香水附近調察新竹科學園區排放廢水狀況,發覺除了合法的排放廢水外,在下雨時會有工業區偷排放高污染廢水的情況,而當地工業區與農地相連難以分割,這些偷排廢水都會成為農業用水或是民生用水,COP19團隊第一線感受到臺灣農業、民生,是如何受到工業「外部成本」的影響。

最後一個故事則是調察了彰化的濁水溪農業區的其中一處,因為工業搶水之關係,農業依賴抽取地下水,而如果電力不夠無法抽取地下水時,當地許多農民不得已只好打開渠道灌溉,然而因為渠道用水經過工業污染,在流至農地時已呈現乳白色,在調察地點附近更有垃圾掩埋場,乳白色的灌溉水流過掩埋場後,變成了黑色,再流向其他的農田,起因為彰化的許多水資源競爭的關係,石化產業等重工業不斷擴張產能,農人與民生可用的乾淨水資源日益匱乏。

張良伊

(圖為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良伊分享自己一路帶領團隊成長、推動氣候運動的經驗)

而在結尾,臺灣青年氣候聯盟理事長張良伊表示,氣候變遷的行動,不應該是「一百分」才去做,而是「先做,再做中錯,再錯中學」,為氣候變遷工作坊的系列活動畫下完美的句點。

大合照(圖為台北場的全體大合照)

兩場氣候變遷工作坊,讓許多人年輕人開始思考如何參與環境議題,尤其是「氣候運動」,實屬該工作坊「青年培力青年」的實踐,而立凱電也為了環境議題與氣候運動努力著,致力於透過充換電模式的電動巴士,為現代人打造綠色交通,為下一代人打造低碳臺灣,也希望有越來越多的青年,能夠在未來於各行各業,一同努力打造臺灣的綠色經濟,讓環境與經濟不再是始終對立的二分法,能夠找出第三條路:環境、社會、經濟共生的綠色經濟。


Aleees Blog粉絲團管理者:鄭紹鈺、胡庭恩整理編撰,希望大家喜歡。

如果覺得本文精彩,請至我們的粉絲專頁按讚!>>>立凱電動巴士:美麗城市的諾亞方舟